2016年4月30日

【今日倫敦】書店裡的佳句


在書店樓梯口看到的這段話 "The habit of reading is the only enjoyment in which there is no alloy; it lasts when all other pleasures fade." 我隨意翻成「閱讀習慣是唯一純粹的喜悅;當其它歡娛都褪去時,它仍在。」這段話很棒,分享給大家。

以前,買書的速度大大跟不上看書的速度。後來,兩人都節制多了,但家裡仍有未讀完,甚至還沒開始翻䦦的書籍,這還不包括Kindle裡的。於是,往往書店走幾圈,看看新出了什麼、熱門排行有什麼、店員推薦了什麼,隨意翻翻幾本有興趣的之後,腦裡就會浮現家裡的書,想到讀書清單。最後就會湧上「回家看書吧」的醒悟。(但也可能回到家就累了....苦笑啊)

2016年4月29日

【藝術故事】迷人的珠寶(The Waddesdon Bequest)


我對黃金、珍珠、珠寶、鑽石等,沒什麼興趣。結婚前,和我娘親好言相勸,阻止她給我黃金飾物。即使是求婚戒,也不像J所說的「女生都想要一個藍色小盒子裡的鑽戒」。但我卻在大英博物館這幾個飾物櫃前,佇足許久,因為實在美極了。其中這個黃金打造的美人魚,她除了有鑽石、珍珠外,身上還有24顆珍貴的綠寶石。無論是美人魚正面還是背面,都精緻極了。收藏品等級,原來如此迷人啊。

美人魚在去年才新增的展覽室裡。裡頭300多件中世紀和文藝術復興時期的藝品,全是Rothschild家族在1898年贈給大英博物館的。這個來自奧地利的猶太家族,是18世紀以金融業起家的銀行世家。數百年來,他們在政治、經濟、藝術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有點類似文藝術復興時期的「梅蒂奇家族」。而這些收藏不但顯現家族的學識、美感,還有他們的財力。

註:Rothschild家族贈給大英的這些東西,原存放在英國Waddesdon莊園,故展廳叫The Waddesdon Bequest.

2016年4月28日

【英倫生活小記】莎士比亞逝世四百週年紀念日


這張照片再不分享,恐怕就要過時了。

上週六是莎士比亞過逝四百週年紀念,於是週末兩天,從「西敏寺」一直到「莎士比亞環球劇場」,泰晤士河南岸的這段路都有紀念活動,其中,一路上架了許多大螢幕放映著莎翁的電影,很有意思呢(見留言附圖)。

當年莎士比亞所加入的劇團,在照片裡的同地方,經營一個劇場。換言之,莎翁是這個劇場的劇作家、演員,也是股東之一。雖然現在的建築是新蓋的,但來這兒欣賞他的劇,有種跨越時空與他相會的感覺。而且,內部設計成露天伸展台式舞台,買站票的觀眾若是早點來搶個好位置,和演員的距離,可近到被他的口水噴到吧。浪漫的是,還充滿著莎翁時代,平民看戲的調調。最划算的是,站票才五英鎊。就算站累了,中場休息時就離開,也很值得啊。

環球劇場的「哈姆雷特」已在世界各地巡演了兩年,最後一站回到這個劇場,而週日則是最後一場。理所當然地,我們臨時起意要看時,票早已賣光。不過,J晚間已訂了七月的「仲夏夜之夢」。緣由是他今天搭車時聽到一個媽媽問女兒是否帶了學校交待要讀的仲夏夜之夢.....

【英倫生活小記】沒有公德心的英國人?


早上J出門上班後,傳了這張照片給我,說:「全新公車,但腳一樣在椅子上。」

我剛到倫敦的前幾個月,地鐵、公車的椅子都不太敢坐,因為好髒。像照片那樣,腳大大方方放在椅墊上的畫面,隨時隨地都在上演。甚至,喝過的飲料瓶罐,吃過的食物袋都留在原坐位。有時地鐵地面還有未喝完,隨著列車行進而滾來滾去的果汁、可樂瓶,裡頭的飲料自然是流得滿地。大家冷冷地看著,是種見怪不怪的態度。

在台北捷運裡,我若看到小孩穿著鞋站在椅子上,會出言當正義魔人。在這兒,腳放椅子上,甚至髒袋子放在椅子上,以乎是天經地義。我常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文化價值套在其它文化裡,因為文化只有差異,並沒有優劣之別。但是,這算太個人主義下的自私行為吧?是嗎?

註:車廂門一開,公車站一停,就有垃圾筒。為什麼不順手把垃圾拿出去啊?不懂。

2016年4月27日

【遊倫敦】喝咖啡看美景



是個很不錯的喝咖啡地點吧?

面對著泰晤士河,看著船隻來來往往,還有遠方清晰可見的聖保羅大教堂,以及右邊的千禧橋。坐在這兒,很多時候不是和旁邊的人說話,更不是低頭看書報。而是看著這片景,什麼話也沒說,什麼事也沒想。僅管後方熱鬧不已,但對你而言,就是靜靜地喝完一杯茶或是一杯咖啡(當然也有紅、白酒可點。)

地點就在Tate Modern(泰德現代美術館)六樓。希望此文之後,我仍舊可找到一個位置啊。

註:發現很多人偏好現代藝術,都會把Tate Modern排入倫敦行程裡。那麼,如果時間充裕的話,也到樓上瞧瞧這片景緻囉。但建議兩人一起去,有了坐位後,一人佔位,另一人去點東西。

2016年4月26日

【今日倫敦】倫敦馬拉松


今天,一年一度的倫敦馬拉松比賽。

去年,我不但細看新聞介紹幾個知名跑者,還興致勃勃地到現場,拿了路線圖,選了個好位置,站了頗久地為選手加油打氣。今年反差很大,就只是純粹路過,拍了幾張照片。值得一提的是,參賽組別裡,有一組是輪椅馬拉松,看他們奮力用手滑輪子,實在很了不起。

不過,我實在很難體會跑步的樂趣。去年和好友說說笑笑中,差點一起參加巴黎路跑後,再一起報名倫敦的,那是我最接近馬拉松的時候。

2016年4月25日

【英倫生活小記】好友、我、名畫


好朋友來倫敦出差,雖然她的行程很滿,停留時間又短,但仍硬擠出時間碰個面。

這張照片是J拍的,我很喜歡。首要因素當然是把我們拍得高高瘦瘦的,沒拍正面自然沒有倦容可嫌棄。還有個原因是,站在名家名畫前,那一瞬間,我們之間的感情似乎也被定格永存了。另一位好友看了照片留言說:「友誼美 氛圍美 背影美 一切都美」。就是這種感覺啊。

這幅畫是十六世紀畫家霍爾班的「大使」。左邊那位是法國駐英大使,右邊則是來倫敦探訪他的法國友人。他們1533年充滿友情的這天,被畫家記錄下來。而我和她的這天,也被J用相機保存下來。

2016年4月22日

【英倫生活小記】博物館之大 VS 我之渺小


說到義大利西西里島,我只想到黑手黨。沒想到,它也可以是一個展覽的主軸。從最早島上的原住民,再到希臘、羅馬、拜占庭、阿拉伯人、諾曼人.....等先後統治,這長長的歷史,讓今天有點偏頭痛的我,看得眼更花,只能先草草結束,下週再來。(這個展今天開始,展到8/14,是收費展。)

每次大英博物館的特展,都給我全新的一道門。一方面讚嘆不同文明的美麗,感嘆在歷史長河裡的變化,同時又感到自己的微小與無知。喔,對了,下個月還有個在海底裡發現的埃及古城展,展出的文物都在海裡沉睡了千年呢。「埃及的失落世界」,聽起來就很吸引人啊。(展期5/19-11/27)

2016年4月21日

【英倫生活小記】我不要吃三明志!


飢腸轆轆地走進兩家店繞了一圈,實在不想吃麵包、沙拉、三明志、什麼什麼捲的。而那咖哩飯、雞肉麵、機器做的壽司看起來就難吃(實際也是)。第三家店,買了這個。再挑剔就餓一個下午吧!(為什麼Eat Tokyo不開多間點?)



2016年4月20日

【英倫生活小記】心存感激看Giorgione特展


從來沒有這麼希望主角倒台、死掉的。《紙牌屋House of Cards》總算看到第四季上半,但蟑螂打不死的感覺很糟,於是剛剛默默地查了結局,發現竟還有第五季?!前兩季,我看得心臟無法負荷,實在太黑暗了。頻頻問:「怎麼可以這樣?有沒有天理啊?」第三季,心情平穩些,心裡出現:「我看你們怎麼得到報應的!」第四季的每一集都在期待醜聞爆開、壞事被發現,等待正義之士消滅主角......這種心情是讓我持續看下去的力量。倘若最後的最後,他仍連任總統,一切都如過往雲煙的話,我會生氣極了。最後不得不說,凱文史貝西演得真好!超想揍他的。

回到照片主題,「皇家藝術院」的Giorgione特展。他是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畫家。雖然他不長壽,但在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和同畫室的畫家「提香Titian」的作品,常常讓學者分不清楚,一百年前甚至多幅提香作品都被標為Giorgione的。(例如,現今學界大致認定照片後方紫衣男子是Giorgione的,但仍有些學者以為提香的。事實上,至今完全確認是Giorgione的作品,相當相當少。)他們兩人的老師Bellini,是肖像畫發展史裡的核心人物,甚至某程度上啟發了達文西。他們畫裡的人物,不只有個性還與觀者產生互動。另外,在十六世紀初期,尚未有「風景畫」這個類別,但在威尼斯畫派裡,風景漸漸成了構圖裡不可缺的部份。而Giorgione的作品,更有種牧歌式的詩意,是人物與風景融為一體的表現。

在台灣,要有一個民眾熟悉的畫家的展,就不太多見,何況是這種給小眾對象的展。所以,當我走進這個展時,腦海裡出現瓊瑤的主題曲「感謝天 感謝地 感謝命運讓我們相遇 自從有了你 生命裡都是奇跡......」這好像有點煽情哦!總之,就是種突然湧上的感謝(感謝上天,感謝J),讓我有機會待在倫敦,可以看到這麼多展的心情。J看完後說,不該鼓勵人家在台灣唸西洋藝術史,因為環境可提供的東西差太多了。是啊,唸中國藝術史,還有故宮可以去。

2016年4月19日

【今日倫敦】台灣在公車上!


倫敦公車上的台灣形象廣告耶!這怎能不分享?

我站在這路口,看到好多輛呢。

2016年4月17日

【英倫生活小記】我家附近的公園,春天了!


我家附近公園裡的花。

今天溫度下降,且下起雨來。雖然我已經把UGG防水靴收起來,但傍晚出門時,仍穿上羽絨外套。和昨天公園裡,只套件薄防風外套的穿著,有點落差。已一些天不運作的暖氣,今晚也感應到低溫而自動熱起來.....即使如此,我一點也不沮喪。因為鬱金香都滿開成這樣,後方的木蘭也盛開著。這可不是春暖花開嗎?

前幾天在我家後院看到二隻野生狐狸,悠哉悠哉地曬著太陽。昨天公園的松鼠隻隻熱情地爬上遊客的身上。人和動物,都出來玩了啊。



有兩隻松鼠哦。(分別在女生的手臂上,以及左前方的殘幹上)

2016年4月14日

【英倫生活小記】曬太陽囉!


看到這畫面就知道冬天已結束,即將是野餐、曬太陽的日子了!

今天坐在公車上層寶座(第一排),一路享受著陽光到市中心。路程裡,心裡跑出一個聲音:「陽光是老化的原兇」,但又如何拒絕得了它的溫柔與幸福感呢?

2016年4月12日

【今日倫敦】幽默的城市


這標誌是什麼意思?

原本是禁止車輛通行,但有人幽默地幫它加工?成了街頭藝術?

2016年4月8日

【大英博物館】馬克斯來過的圖書室


馬克斯的《資本論》在哪兒寫的?在大英博物館!而且,如果你曾經到過大英博物館,你一定看過這個圖書室。

我之前曾閃過一個問題:那個讀書室在哪?應該又是通過申請的學者、研究生才能進去吧?今天讀到一篇文章,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於1857年開放的讀書室,早在1997關閉。後來幾年曾被用來辦展覽。而現在,館方也在思考它更大的用途。這個䦦覽室很大,藏書更不用說了。當時還花了三年才清空書架上的書,全數搬到現在的「大英圖書館」。

這個圖書室有著類似羅馬萬神殿的大圓頂(直徑只小了2英呎),圓頂上有20扇窗戶。腦海有畫面了嗎?就是你一進大英博物館,站在抬頭有一片透明窗的中庭時,立在你正前方的白色圓柱建築,那就是本來的讀書室了。

註:對了,馬克斯也葬在倫敦哦。


2016年4月7日

【今日倫敦】好紅的後背包


這張照片的主角是?黃色後背包。呵。

2016年4月4日

【英倫生活小記】逛「愛麗絲夢遊仙境」快閃店


「大英圖書館」的這個愛麗絲特展是免費的。一個不大的展覽空間,從150年前作者的原稿,到現代受愛麗絲啟發的藝術家。你可以看到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愛麗絲,有拉飛爾前派的、維多利亞式,也有有大戰下的。不但可看到作者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又寫又畫的手稿,也可見到草間彌生的愛麗絲。很精彩是吧?但吸引我去的,卻是裡頭周邊商品的快閃店,而看展變成順便的事了。

商店裡有杯墊、筆記本、書簽、鉛筆、大小袋子、抱枕、燈罩、杯子、drink me氣泡酒、eat me茶盤、開派對用的蛋糕竹籤、兔子的懷錶......都很可愛!此外,當然還有愛麗絲的書、著色本、立體書等。

真想買照片裡的這個筆記本。封面上"What a strange world we live in"這幾個字,很切合現在啊。而且,它是Moleskin出的筆記本,紙張有保質保證地好寫。但又為何沒入手呢?因為它是橫線筆記本。橫線對我來說很難用,我一定得寫一行空一行才行,不然字的頭和尾都會和上下排的字,打架爭地盤。撇的字無法盡情撇,很是難過啊。

最後我買了下面這個。

2016年4月1日

【2016比利時】安特衛普與魯本斯


【魯本斯之家】

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是17世紀比利時(佛蘭德)重量極畫家。他不是一般印象裡的那種懷才不遇、窮困潦倒的藝術家。相反地,他不僅繪畫事業很成功,各國宮廷都向他訂畫之外,他還是個人緣好、有傑出交際手腕的外交官。日子之充實、富裕是可想而見的。

他在安特衛普有個住了近三十年的房子,這不只是他生活居所,也是他的畫室,同時也是他招待朋友、有錢人的地方。我們就趁小旅行的機會,去他豪華的家坐坐。看了他的作品、坐過的椅子、使用過的傢具。在想像他走過、待過的空間裡,接近他一些,也了解那個時代一點。

上圖是他難得一見的自畫像,而此作的對面則是他老婆的肖像畫(下圖)。這是他第二任妻子。53的他娶16的她,是老少配。看樣子,古今中外,老夫少妻始終是有錢男人嚮往的婚姻?(大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