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路過這兒,在人多的街頭上,J還能注意到這小綠葉,真厲害。不虧是脾氣好,性情好。我看到這麼擁擠的人潮就「阿札」,根本連蘋果也沒看到。
晴天時,就是要要在草地上。
我可以在熱鬧商圈裡,轉個彎就來到大公園。可以從美術館館出來,轉個彎就是綠地和花海。無論在家或在餐廳吃飯,都可以飯後於附近的公園散步。
在一個繁忙的現代城市裡,四處有公園、有綠地,是不可思議的美好。這是我喜歡倫敦的地方。
2018年4月19日
2018年4月15日
2018年4月13日
來自冰河時期的Lion Man
前些時候在大英博物館看了一個無趣的特展,反常地很快走完展廳。在眾多展品裡,有一件擺放位置顯眼的30公分高小雕塑,叫人不注意也難。我站在櫥窗前,四面都停留看了一會兒。心想:「是冰河時期的長毛象象牙耶!」然後腦海浮現《冰原歷險記》裡的那隻大象蠻佛瑞(Manfred)。無法再見的絕種動物,如今眼前出現它的象牙,倒也是種驚喜。
這個獅頭人身的小雕像,奇異又合理。但當時我也沒太在意,直到某天晚上它出現在電視節目中時。我才大喊:「是它耶!」怎麼這麼有緣啊。它的年紀大概3萬5千至4萬歲,1939年才在德國的洞穴被發現。文物迷人的地方就是即使時間過了千萬年,我們仍可藉由它與過去連結,能夠想像過去。學者請雕刻家用象牙和原始工具試著雕刻出一模一樣的東西,結果他花了4個月,共400多個小時才完成。如此可想見,在冰河時期的艱苦生活環境下,這件物品勢必有一定的重要性,甚至不亞於食物,才會讓人花這麼多時間創作。
本想今天再去大英博物館瞧瞧,但發現這個展在上周結束了。真是殘念啊。
2018年4月12日
Modigliani深情的妻子
妻子叫Jeanne Hebuterne, 也是位畫家。她殉情時才22歲,女兒2歲。後來女兒由住佛羅倫斯的姑姑撫養,成長過程中一點都不知道父母親的故事,長大後才尋根,為他父親寫了一本書。
2018年4月11日
Modigliani,悲劇人物。
去年知道Tate將辦他的特展,可想見我的歡喜。這個展,我晃了好多次。某天,巧遇一個朋友,我才驚訝地發現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他。怎麼會?心裡出現這個聲音。
Modigliani出身家道中落、父母皆很有學識的家庭。即便經濟困頓,仍受很好的教育。我很喜歡他作品裡的一份優雅,覺得這來自他的性情以及教育。更迷人的是那份憂鬱,在他身上,更在作品裡。
那個年代在巴黎的藝術家,絕大多數都是貧困、痛苦的,猶太裔的Modigliani更不例外。從小身體就不好的他,21歲來到巴黎,困頓不得志的過了十幾年,35歲就因病過世了。他那漂亮未過門的法國妻子,在葬禮隔天跳樓結束生命,帶著腹中未出世的孩子,在另一個世界與他相伴。她出身虔誠天主教家庭,家人們本就反對他們在一起,如今更是把她的死亡全歸咎於Moddigliani,一直到十幾年後,兩人才合葬在一起。每每我看著他為她畫的肖像畫,總會想起如此濃烈又悲劇的愛情故事。
註:照片左邊是Modigliani, 右邊是畢卡索。
畫室中的Modigliani
2018年4月9日
下雨天,撐不撐傘?
昨天出門前外頭已經下著小雨,手機天氣App也顯示是個雨天。但J仍不打算帶傘,說等會雨就停了。等公車時,雨下著;出地鐵站時,雨仍飄著;室內待了一個半小時後,雨還下著;吃完午飯走出餐廳時,仍繼續下。我那一把小傘要為兩個人擋雨,忍不住碎念起來。他笑著回應:「妳看路上撐傘的,要嘛是老人,要嘛就是亞洲人。」什麼哩!
我一邊逛東倫敦,一邊觀察。小雨時,很少人撐傘。雨勢不大不小時,路上大概一半的人淋著雨逛街,即使頭髮、衣服都濕了也沒有躲雨的念頭。這讓我想起《午夜巴黎》的最後一幕,男女主角在雨中散步。當時覺得那雨也太大了吧,淋成這樣也不浪漫啊。同一年我和J在巴黎旅行,某個雨天,即使兩人都帶著傘,但想學巴黎人不撐傘的調調。一開始很有趣,但隨著雨愈下愈大時,開始掙扎要不要打開傘。無論大人小孩、男女老少在雨勢不小的街頭,氣定神閒地走著,那氣勢讓我們的手縮回去。最後,從西提島往羅浮宮的路上,在大雨中我們終於撐開傘,笑著說:「他們都瘋了。」一個住巴黎的好友說,撐傘是弱者的表現。好吧,我很弱。
我一邊逛東倫敦,一邊觀察。小雨時,很少人撐傘。雨勢不大不小時,路上大概一半的人淋著雨逛街,即使頭髮、衣服都濕了也沒有躲雨的念頭。這讓我想起《午夜巴黎》的最後一幕,男女主角在雨中散步。當時覺得那雨也太大了吧,淋成這樣也不浪漫啊。同一年我和J在巴黎旅行,某個雨天,即使兩人都帶著傘,但想學巴黎人不撐傘的調調。一開始很有趣,但隨著雨愈下愈大時,開始掙扎要不要打開傘。無論大人小孩、男女老少在雨勢不小的街頭,氣定神閒地走著,那氣勢讓我們的手縮回去。最後,從西提島往羅浮宮的路上,在大雨中我們終於撐開傘,笑著說:「他們都瘋了。」一個住巴黎的好友說,撐傘是弱者的表現。好吧,我很弱。
註:照片中頭戴傘帽的人,攤子上放了三組西洋棋和一個寫著免費的牌子,邀請路人和他一起下棋(他可以一打三,同時進行)。於是,他們就在下雨的路邊下棋。
(電影午夜巴黎)
2018年4月8日
2018年4月7日
2018年4月3日
2018年Trafalgar Square上的新雕塑
-------
曾造訪倫敦的朋友大概對Trafalgar Square都有些印象。廣場有一根柱子上的雕塑,總是和旁邊幾根偉人像很不同。它不像它們永恆地立在那,而是隨著不同的時間,傳遞著世界當下的聲音。這幾年,從大公雞、馬、比讚的手,一直到上週新的雕塑亮相,皆為倫敦添了活潑變化和深度涵養。(從1998年到現在,已有12個不同的作品立在這柱子上。)
是不是覺得這個作品有點眼熟?沒錯,你在倫敦大英博物館或是巴黎羅浮宮的亞述館都見過相似的藝術品。而倫敦廣場上的這個雕塑則是西元前700年,站在亞述首都大門前的守護神的複製品。原作呢?IS在2014年攻佔伊拉克Mosul城的隔年,這個千年古物就被恐怖份子摧毀了。
伊拉克裔美國籍藝術家Michael Rakowitz,製作出與真品大小、細節一模一樣的作品。他讓全人類仍有機會一睹曾經的文化遺產,也讓我們看到、知道發生在它身上的暴力與不應該。事實上,目前單單從伊拉克博物館失去的文物就超過8000件,這是件令人難過的事。不過,藝術家在傳遞悲劇故事的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這項作品將在倫敦Trafalgar Square待到2020年3月,這二年裡,它是倫敦市民,在這個大城市裡激起千萬過客的共鳴,未來有那麼一天,它將回到自己的國家-伊拉克。
對了,我在地鐵上看到海報,說這個作品名字叫"The Invisible Enemy Should Not Exist",不太懂。你們覺得呢?
------------
補充:
1) 原作本立在亞述首都Nineveh的城門口(Nergal Gate),而Nineveh即是現今伊拉克Mosul城的前身。
2) 2017年,伊拉克從IS那收復了Mosul城。但在這三年裡,約有90萬人民逃離,城裡的大部份建築也都被摧毀了。
3) 守護神Lamassu
曾造訪倫敦的朋友大概對Trafalgar Square都有些印象。廣場有一根柱子上的雕塑,總是和旁邊幾根偉人像很不同。它不像它們永恆地立在那,而是隨著不同的時間,傳遞著世界當下的聲音。這幾年,從大公雞、馬、比讚的手,一直到上週新的雕塑亮相,皆為倫敦添了活潑變化和深度涵養。(從1998年到現在,已有12個不同的作品立在這柱子上。)
是不是覺得這個作品有點眼熟?沒錯,你在倫敦大英博物館或是巴黎羅浮宮的亞述館都見過相似的藝術品。而倫敦廣場上的這個雕塑則是西元前700年,站在亞述首都大門前的守護神的複製品。原作呢?IS在2014年攻佔伊拉克Mosul城的隔年,這個千年古物就被恐怖份子摧毀了。
伊拉克裔美國籍藝術家Michael Rakowitz,製作出與真品大小、細節一模一樣的作品。他讓全人類仍有機會一睹曾經的文化遺產,也讓我們看到、知道發生在它身上的暴力與不應該。事實上,目前單單從伊拉克博物館失去的文物就超過8000件,這是件令人難過的事。不過,藝術家在傳遞悲劇故事的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這項作品將在倫敦Trafalgar Square待到2020年3月,這二年裡,它是倫敦市民,在這個大城市裡激起千萬過客的共鳴,未來有那麼一天,它將回到自己的國家-伊拉克。
對了,我在地鐵上看到海報,說這個作品名字叫"The Invisible Enemy Should Not Exist",不太懂。你們覺得呢?
------------
補充:
1) 原作本立在亞述首都Nineveh的城門口(Nergal Gate),而Nineveh即是現今伊拉克Mosul城的前身。
2) 2017年,伊拉克從IS那收復了Mosul城。但在這三年裡,約有90萬人民逃離,城裡的大部份建築也都被摧毀了。
3) 守護神Lamas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