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

若㬢與黛玉的傷感

那天,若㬢為敏敏格格設計了場白雪紅梅裡的歌舞。這舞不但驚豔大家,並讓十三爺永遠忘不了。她說:「從此以後,你見了白雪紅梅,只怕總會想起敏敏吧。」這場戲觸動著我,甚至眼眶微潤。散場前,若㬢感傷地說: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源於《牡丹亭》 驚夢)


百花盛開的美麗春景,竟落在衰敗冷清的庭院裡。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齊全,只能深深感嘆,莫可奈何。若只是這樣感傷歡聚過後的冷清,或許不會心痛。但若是情本身,就令人落淚了。


這曲文來自《牡丹亭》的驚夢。花漾年華的杜麗娘在春天賞園時,看著花海一片,卻無人欣賞,難過自己花兒之姿,卻無意中人出現。接著,她因思念夢中人過度而死,多年過後又因那人而還魂。在這部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經典戲曲裡,杜麗娘是為情而死,為情而生的天下「至情」女子。


再回到若㬢吧。若㬢看著敏敏的情傷,努力為她的愛情做個美麗休止符。我們不會嘲笑敏敏的痴,反而和若㬢一樣有著憐惜,甚至也感受到她的痛。如曲文「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再美的花,也只是在斷井頹垣裡開、落、謝、淍零。我想,多情總被無情惱,只有無情才不會有傷痛。但我們能有心如止水般的無情人生嗎?(怪不得她在曲終人散時,想要逃開那裡。我想,她要離開的不只是鬥爭的世界,同時也是放不下的有情世界。)




這場戲裡,白雪紛紛飄下,紅色花瓣片片飛落,雪與花散落在一身紅衣的敏敏身上,很美,一種孤淒的美。這畫面在前幾天讀紅樓夢時出現。賈寶玉在庭院看書,一陣風將樹上的桃花吹落,他不忍花兒被踐踏,於是把它們收集起來,灑落在河水裡。接著就是同樣惜花的林黛玉出場,她帶著寶玉去她的花塚葬花去。以前覺得葬花有些做作,也想不通這樣不捨的情緒。現在透過白雪紅梅中的歌舞與若㬢的傷懷,倒也可以感覺些些了。寶玉與黛玉的「至情」性格,無庸至疑。


葬花後的黛玉在回房的路上,恰巧聽到練唱戲文的女孩唱到:「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她聽到時,十分感慨纏綿,並聯想到花落水流的詩句而獨自流淚。這個名為「牡丹亭艷曲警芳心」的目次名,是預告我們黛玉的結局吧。
十三爺必定忘不了敏敏格格。而四爺也將這場舞的若㬢印在腦海裡,如同寶玉把葬花的黛玉刻在心裡一樣,只是皆「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附註1:




「雪花紅梅」歌詞(步步驚心插曲)







天已黑了太陽在休息

遙遠的夜空看見閃亮的星

幻想著你我的天空

自由自在的飛翔

陪我歌唱坐在彎彎的月亮




秋天過了寒冬快來了

看見梅花枝葉散落在眼前

星光閃耀的夜

卻觸不到你的臉

獨自眷戀回憶再不能停息




雪花紅梅飄 在空中

你的關懷 總讓我感到心動

想起你的溫柔

心情像花一樣紅

其實我也害怕寒雪的刺痛

雪花紅梅飄 夜冰凍

燭光點燃.讓我幻想著美夢

北風吹呀吹 慢慢流下了眼淚

只能思念 讓愛隨著風飄蕩

不再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