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5日

【羋月傳】羋姝與羋月的決裂



雖然知道兩姐妺終究會鬧翻,但從前面的劇情看來,覺得姝公主是真心喜歡這個妹妹的,多年來維護她並不是假的。她為了羋月而與疼她致極的母后做對,甚至為了救她性命而飲下明知有毒的水也在所不惜。她差點死在出嫁秦國的路上,但自己都顧不了自己了,還掛心妹妹的將來。這麼真摯的姐妺情,讓我很觀注她們之情的情誼會從何時開始改變。也覺得,世間沒有大善或大惡的人,若她的「變壞」不合人性,或者轉變之後,內心沒有掙扎沒有愧疚,那麼這就不是一部好戲了。目前,沒讓我我失望。相對於女主角羋月的惹人喜歡,姝公主讓我頗為同情。



羋姝在出嫁前,就被秦王深深吸引。而秦王娶她卻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她楚國嫡公主的身份。情深卻沒有得到真情回應,是所有女子最大的悲傷吧,何況在那個以夫為天的時代裡,丈夫是自己的一切。

大婚之日,單純善良的羋姝,深情款款,溫柔地說她只在乎大王對她的真心。是啊,從小被眾人疼愛、捧著,在楚威后保護下長大的姝公主,什麼都不缺,到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年齡時,有一個愛自己的男人,是多麼理所當然的希望啊。然而,秦王在大婚這天,明顯地收起他在楚國對她演的情戲。在他心裡,王后只是後宮女人之一,只是血統更為高貴,只是聯姻能給他政治利益罷了。所以她在他的王宮裡,只要賢惠,只要能好好管理後宮家事就可以了。當她漸漸明白此事時,傷心是逐日增加的。




而她也漸漸發現,大王對她的妺妹,那個從來不把秦王放在心上,一心想嫁給青梅竹馬的妹妹過於用心。我相信這個時候,她並不恨羋月,而是更沮喪無奈。因為他深深明白,這不能怪她。


後來的種種事件,無不加深她對羋月的嫌隙。其實,她心裡很苦的。在未嫁之前,這個單純的小姑娘有什麼心事都和妹妹羋月說,但此時,她最需要傾訴時,卻無法說,只能默默舔傷口。


她為了母國,衝動地跑到大殿給大王「建言」,引起秦王大怒。對秦王來說,統一天下是他的大業,這當然包括攻打楚國,即使楚國是王后的娘家。因此,楚國兵敗,這是值得慶祝的。而他的王后卻認為秦國小人當道,才會離間兩國之間的結盟,這怎能使他不生氣呢?王后有錯嗎?不。只能說她太單純,以為兩國聯姻就是永遠的好朋友,不知她只不過是君王的棋子。而國際政治間,怎可能會有永遠的情誼呢,何況這又是個大爭之世。楚國是她的母國,是愛她養她的國家,她怎能棄之不顧。只能說她是孝女與賢妻無法兩全。


羋月雖然也是楚國公主,但她從小在楚宮受欺侮,幾次差點死在楚威后和楚懷王手裡,對於楚國的情㤋自然大大少於嫡公主羋姝。再加上她聰慧,性情、個性更本就是秦王喜歡的,自然輕易地走進秦王的心裡。

自從羋姝在大殿觸怒大王而被禁閉在自己宮殿後,她明白了一些事,開始從單純楚國公主的身份走出來。其中,大王看重心思聰穎的人,也是她的徹悟。比外貌,她自然不輸人,但是要像妹妹羋月那樣的聰慧,卻是她不及的。以前知道妹妹聰明,但無關緊要,她仍是高高在上的嫡公主。而現在,她的聰慧卻是自己所愛之人所看重的。怎麼辦?



她用心為大王辦慶生宴,然而大王卻掃了她的興,要眾嬪妃自己開心吃喝,他要去見故人。他自己不想參加就算了,卻在眾人面前要羋月陪她一起去見故人。羋月心知姐姐會介意,但大王交待她不能說出這故人的身份,實實在在地讓姐妹倆生份了。這下,整個強裝出來的堅強被打掉了。不能怪她心胸狹隘,要是我也氣個半死啊。


真正讓羋姝切掉這姐妹情的事件是玳瑁姑姑之死。玳瑁是母親貼身侍女,是看著她長大的人。在母親過逝後,她心裡把玳瑁的照顧視為母親對她的愛的延續。當玳瑁陷害羋月與她腹中孩兒不成,被大王下令處死時,這位從小就是嬌嬌女的嫡公主來到出身低的妹妹面前,低聲下氣地,甚至跪下來求妹妹為她向大王說情,饒玳瑁不死。而羋月拒絕了。

看到羋姝站起來轉身離去的背影,我覺得她徹底心寒了。從那刻起,她沒有母后,沒有她視之為母愛的玳瑁,沒有與她同枝連氣的妹妹。只能自己,獨自在算計不斷的宮中求生存。


接下來的日子,羋月連爭都不用爭,她和她的兒子稷兒就受到大王的竉愛。此時,羋月有愛她的丈夫,有聰明且惹人愛的兒子,有如同母親般照顧她的姑姑,有敬她尊她又在外得軍功的弟弟。而她呢?只有身旁幾個忠心,但心腸不好又笨的侍女太監。她本就沒有妹妹的識人之明,也沒遠見。幾個危恐世界不亂者的幾句話,日積月累地,就看不見羋月的真心了。


終於,她動手了,計劃害死妹妹的兒子稷兒。只是陰錯陽差地,間接害到自己的兒子,讓他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幸好羋月找到救命的藥草,救了她孩子一命。




羋姝深知自己的兒子,除了勇猛之外,其它的什麼也贏不了羋月的兒子。當她什麼都沒有,只有兒子時,兒子的最大利益就是她的一切,她可以拚掉性命,除掉擋在前面的人,也要搶到這最大利益。她的母親用盡心力讓兒子當國君,讓女兒當王后。因此,至高權力在她心裡自然是給兒子最大、最好的禮物。羋月不同,因為她從小苦難太多,幾次差點活不下來。對她而言,平安、快樂地活著,就是一生最美好的事。

倘若,她們之間沒有隔閡,還能談心交心,那麼就會知道誰也沒阻了誰。羋姝有妺妹這個智囊,後宮生活裡誰能害了她?她的兒子又怎會如此不爭氣?而羋月有這個後宮最大權力者當靠山,她要的平安,又有何難。但戲就不是這樣,人生也不是這樣。



羋姝跪在地上向妹妹嗑頭。一來,謝謝她救了兒子一命。二來,情誼到此結束。大恩無法報,那麼大仇也沒關係了。


註:歷史上並沒有羋姝這個人,秦王(秦惠文王)的王后是魏夫人,後來被稱為惠文后,是她的兒子叫蕩兒,後來繼承王位,並因舉鼎而亡。劇中的魏夫人反而是與王后宮中最大的敵人。另外,劇中魏夫人的兒子,公子華,在歷史上也沒有這個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