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英博物館附近,專賣漂亮圖案印章的店。自己還於出國前,在專櫃補了許多新貨,根本多此一舉啊,人家可是一整個店面哩。
2014年6月7日
【今日倫敦】散散步
午餐在某校園廣場,配著陽光吃了一個兩英鎊的冷三明志。好友們知道我不愛這種食物,但入境隨俗,止餓的東西,我也沒什麼不爽。但腦海閃過台幣一百元,可以吃三鮮炒麵加一顆滷蛋,就只是閃過,沒有憂傷。
我喜歡在一個城市慢慢走,可以在巴黎凱旋門上待三小時;一連三天造訪倫敦National Gallery;在午後的廣場慢慢喝咖啡……但真正能居住下來時,我發現過去還是走太快了。
三明治午餐後,無目的地的散步。沒什麼故事的建築都可以停留,看看那被藤枝架滿的窗;小綠地也可以停留,因為那隻曬太陽的鴿子。然後走進照片裡的Tate Britain,看到Francis Bacon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就這樣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
我喜歡在一個城市慢慢走,可以在巴黎凱旋門上待三小時;一連三天造訪倫敦National Gallery;在午後的廣場慢慢喝咖啡……但真正能居住下來時,我發現過去還是走太快了。
三明治午餐後,無目的地的散步。沒什麼故事的建築都可以停留,看看那被藤枝架滿的窗;小綠地也可以停留,因為那隻曬太陽的鴿子。然後走進照片裡的Tate Britain,看到Francis Bacon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就這樣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
【今日倫敦】古老酒吧
Ye Olde Cheshire Cheese,倫敦最古老的酒吧之一,有著十七世紀的濃濃氛圍。裡面有三、四個不同小酒吧,你就帶著酒杯,到處走走坐坐,若不看大家現代化的穿著,都以為穿越了。而且而且,啤酒一點都不貴,晚間和朋友去那喝杯,是美好人生,無誤。
對了,還有Charles Dickens常坐的位置呢。
2014年4月11日
【喜歡】果郡王的合歡花出香水耶!
Jo Malone 新出的限量香氛是合歡花,馬上想到「是果郡王鍾情的花耶!」
粉紅瓶身是此香的衣裝,很女孩、很夏天。這花花世界吸引女生的東西,真多啊。只能說,是女兒身的優點吧。(其實,我對三月出的倫敦雨系列也很有興趣。)
去年年初從英國帶回一瓶Jo Malone的杏桃花,就把用了數年的Coco Mademoiselle放在一旁,因為真心喜歡,於是有一點點背叛的罪惡感。但仍忍不住說:「女孩們可以試試,男生們可以買來當禮物。」
附註:照片來源 http://voceblog.spp.com.tw/voce/?p=98471
【戲】歌聲中想起半生緣
這事情像洗三溫暖一樣。
晚間回家的路上,心情愉快,腦海輕輕響起劉若英溫溫潤潤極富感情的聲音,像說故事般。一進家門,在YouTube上搜尋起她的歌,「為愛痴狂」、「一輩子的孤單」、「花季未了」、「很愛很愛你」,緩緩親切地唱著。突然想起,她曾主演的音樂劇《半生緣》。
這是張愛玲小說裡,我最喜歡的一本,沒有華麗的文字,而是真摯平凡地像發生在你面前一樣。同時,又是悲到不行的糾結。這音樂劇裡的每一句台詞都出於原著。當年,我在劇末的最後一句「我們回不去了」時,哭了,徹底地難過。
這個看戲記憶,讓我忍不住在YouTube上,看起林心如和蔣勤勤主演的「半生緣」電視劇。以前相當心疼顧曼禎,但重溫第一集時,對曼璐有更多的心痛。年紀愈大,愈不敢接著看下去,明明知道結局,卻也不敢。一些日子前,曾找出我開始喜歡周迅的「像霧像雨又像風」,三十集的內容,看到剩五集就停下來了,因為太悲。
今晚啊,從輕輕鬆鬆到一些些感嘆。看戲、聽故事的是傻子!
2014年4月5日
【電影】挪亞方舟
電影散場時,後座女生不斷大喊這真是一部大爛片,所以我也不好大推薦這部電影了,只能說它的娛樂性質不高,但我還滿享受的。其實我很想和那女生說:「這是聖經諾亞方舟的故事,不然妳希望它有什麼結局?」
雖然,它不是完完全全的聖經版本,例如進方舟的人數、諾亞是否猶䂊過人類的存續與否、變形金鋼樣的守護者....等,但電影補足我從書面文字以及繪畫場景中無法想像(或沒有想到)的畫面。方舟有多大?地球上的動物進方舟時的驚人數量?大洪水前人類敗壞的程度?還有,當洪水摧毀人類時,方舟內聽到的淒慘呼救與諾亞一家人內心的糾葛(原來要照著上帝旨意的話,是要鐵了心。)
該隱的後代說:「人類是自己的主宰,是萬物的主宰。」是嗎?相當狂妄自大啊。但我們不論在什麼位置上,常覺得自己主宰某些人某些事,且視為理所當然並引以為傲,不是嗎?
註:照片為米開朗基羅的挪亞方舟與大洪水
2014年3月14日
台師大,華語師資養成班 (5) (6) (7)
哇哇哇,一下子就累積好多上課心得啊!
上完一週「漢語語法」後,接著是陳懷萱老師的「語法教學示範」。因為之前的語法課有點複雜,回家後有梢梢複習,所以上這堂課順利多了。再加上是教學示範,有大量的句型範例分析,倒是很有趣,也實際些(沒那麼理論)。陳老師上課很認真,連中間的休息時間都省略了,上課很活潑有趣,至少讓我燃起些熱忱。(其實到昨天為止,每位老師都很認真。)
________
接著是一週二堂(六小時)的「華語語音教學與正音」,這門課真令人受挫。葉德明教授,是位有些年紀的女老師喔(看名字我本以為是帥氣型老師),說話中氣十足,聲音沒那麼好聽,但卻能發出各式的音與腔,很厲害。他很理論地講了華語的聲調、調值、調域(含一些變調問題)、韻母、元音、聲母、輔音、輕聲與兒化音,解釋各音的發聲位置與方法。真的真的好難喔。課堂最後,請同學唸些字詞句子,幫大家正音(真是害羞,我都不確定哪些字要不要捲舌,還有英、因、音等的差異?)
唉,這兩堂課不容易,再加天氣濕冷又得出門上課,真有些令人沮喪。
______
最後是昨天上的「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由孫懿芬老師授課。孫老師聲音很好聽(但這是重點嗎?哈)她先講了華語語音符號歷史,換言之不只有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這兩種。接著是漢語拼音與注音符號的對照,最後是練習。其實這堂課滿有趣的,最終目的是要我們看到任何華語,都能將之轉換成漢語拼音(這是華語老師吃飯的工具之一啊!)只是結業考試裡要考,多少有壓力啊(誰叫你一心覺得上這課,應該是輕輕鬆鬆簡簡單單?)
對了,注音符號不是不重要喔。用它來教外國人,還是有好處的。
------
我寫完了。希望之後能夠上完課就來交功課。
上完一週「漢語語法」後,接著是陳懷萱老師的「語法教學示範」。因為之前的語法課有點複雜,回家後有梢梢複習,所以上這堂課順利多了。再加上是教學示範,有大量的句型範例分析,倒是很有趣,也實際些(沒那麼理論)。陳老師上課很認真,連中間的休息時間都省略了,上課很活潑有趣,至少讓我燃起些熱忱。(其實到昨天為止,每位老師都很認真。)
________
接著是一週二堂(六小時)的「華語語音教學與正音」,這門課真令人受挫。葉德明教授,是位有些年紀的女老師喔(看名字我本以為是帥氣型老師),說話中氣十足,聲音沒那麼好聽,但卻能發出各式的音與腔,很厲害。他很理論地講了華語的聲調、調值、調域(含一些變調問題)、韻母、元音、聲母、輔音、輕聲與兒化音,解釋各音的發聲位置與方法。真的真的好難喔。課堂最後,請同學唸些字詞句子,幫大家正音(真是害羞,我都不確定哪些字要不要捲舌,還有英、因、音等的差異?)
唉,這兩堂課不容易,再加天氣濕冷又得出門上課,真有些令人沮喪。
______
最後是昨天上的「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由孫懿芬老師授課。孫老師聲音很好聽(但這是重點嗎?哈)她先講了華語語音符號歷史,換言之不只有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這兩種。接著是漢語拼音與注音符號的對照,最後是練習。其實這堂課滿有趣的,最終目的是要我們看到任何華語,都能將之轉換成漢語拼音(這是華語老師吃飯的工具之一啊!)只是結業考試裡要考,多少有壓力啊(誰叫你一心覺得上這課,應該是輕輕鬆鬆簡簡單單?)
對了,注音符號不是不重要喔。用它來教外國人,還是有好處的。
------
我寫完了。希望之後能夠上完課就來交功課。
2014年3月4日
台師大,華語師資養成班 (3) (4)
大概可以知道為什麼之前找不到什麼人討論華語師資班的上課內容了。課程不簡單,內容又相當複雜啊!上課努力消化,下課要花時間複習、整理一下筆記。到了第四週的今天,我甚至覺得應該要課前預習一下。畢竟我們要在一週二堂(六小時)的時間裡,上人家研究學一學年的課程啊!就算只是淺淺的入門,但真的不簡單。
不過,都寫了二篇文章了,我還是快趕工,補上缺的上課記錄。只是偷懶了二週,原諒我粗略介紹囉。
第三週是畢永峨教授的「漢語語言學概論」。教授好優雅,說話清晰好聽,思緒明晰。上她的課真是一種享受。雖然六小時裡只有講義二張,但聽得很過癮。內容介紹了何謂語言學?解釋了它與要素(這也是華語老師應該具備的功力),以及它與社會、認知的關係,還有它的應用。
因為後續的課程,有語法、語音...等(語言學要素)內容,所以畢老師就只挑了「構詞學」和「詞𢑥語意學」來講。這部份我覺得很有意思,平時使用順暢的中文,原來有這麼多的結構規律在其中。突然覺得中文,真不簡單!除此之外,老師說明了世界語言家族裡的漢藏語系,介紹了漢語的朋友、親兄弟與堂兄弟等。
_________
接下了一週是蕭惠貞老師的「漢語語法概論」與「漢語語法教學」。年輕的老師,感覺充滿了熱忱,總是想補充很多東西給大家知道,也很熱心地為大家的問題做釋疑。就只是,無論講義的編排(很豐富的內容)或是授課,都有些些亂,最好先預習、複習,先熟悉一些專用術語,再來上課。
至於內容,因為是漢語語法,是華語老師的基本功之一,真的好多好多知識。包含了漢語語法單位、詞與句子的分類與溝成成份、漢語特色與語序......等。例如,「把」這個字的句法是什麼?主語+把+寶語+動賓語。再次覺得,原來我們這樣熟悉、運用自如的中文,是有規則,有句構在當中的。而這些,是想當華言老師的人,務必要弄清楚的東西。好難啊,尤其是母語是華語的我們。
不過,都寫了二篇文章了,我還是快趕工,補上缺的上課記錄。只是偷懶了二週,原諒我粗略介紹囉。
第三週是畢永峨教授的「漢語語言學概論」。教授好優雅,說話清晰好聽,思緒明晰。上她的課真是一種享受。雖然六小時裡只有講義二張,但聽得很過癮。內容介紹了何謂語言學?解釋了它與要素(這也是華語老師應該具備的功力),以及它與社會、認知的關係,還有它的應用。
因為後續的課程,有語法、語音...等(語言學要素)內容,所以畢老師就只挑了「構詞學」和「詞𢑥語意學」來講。這部份我覺得很有意思,平時使用順暢的中文,原來有這麼多的結構規律在其中。突然覺得中文,真不簡單!除此之外,老師說明了世界語言家族裡的漢藏語系,介紹了漢語的朋友、親兄弟與堂兄弟等。
_________
接下了一週是蕭惠貞老師的「漢語語法概論」與「漢語語法教學」。年輕的老師,感覺充滿了熱忱,總是想補充很多東西給大家知道,也很熱心地為大家的問題做釋疑。就只是,無論講義的編排(很豐富的內容)或是授課,都有些些亂,最好先預習、複習,先熟悉一些專用術語,再來上課。
至於內容,因為是漢語語法,是華語老師的基本功之一,真的好多好多知識。包含了漢語語法單位、詞與句子的分類與溝成成份、漢語特色與語序......等。例如,「把」這個字的句法是什麼?主語+把+寶語+動賓語。再次覺得,原來我們這樣熟悉、運用自如的中文,是有規則,有句構在當中的。而這些,是想當華言老師的人,務必要弄清楚的東西。好難啊,尤其是母語是華語的我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