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1日

十四周年紀念日


愛情長跑了十四年,很多人會問「什麼時候要結婚啊?」事實上,我對婚姻沒有憧憬,但喜歡兩人真實的生活;我不嚮往白紗禮服,但期待聽到真心的誓言;我不喜歡過度修飾、刻意營造的婚紗照,但很想規劃理所當然該出遊的蜜月旅行;我不要很多人的婚宴,但希望將我們的愛情故事分享給至親好友。所以,我們終究會結婚的。只是,我真的覺得,真心一起過生活的價值高於那一紙結婚證書。


朋友曾問「你們在一起這麼久了,還會有心動的感覺嗎?」簡單問出口的問題,卻很難仔細回答,所以我通常笑笑帶過。戀情初開時的臉紅心跳當然不在;對約會的期待不知在哪一年開始消失;聽到描述愛戀心情的歌曲很難感動......這些都是真的。但是,一起吃早餐的幸福感是真的;下午習慣性的通電話其實來自於想念;聽到對方下班回家的開門聲,嘴角自然隨著突然加快一下的心跳而上揚......很多的情緒波動雖然只是一瞬間,但都真切地感受到。偶爾遇到幾日的小別,雖然日子在表面上是照舊,但很清楚自己的失落。像心裡的某一塊肉被拉走了,不痛,但就是少了。吃早餐的動力變小了,回家的腳步變慢了。


十四年裡,我們有十一年是在台北一起過的。早在當時唸大學階段,我們就自食其力地生活,學費、生活費樣樣自己來。算算薪水夠買個音響就開心地不得了;從新莊騎車到中和,甚至騎到大安區上家教,路程再遠都依然開心;曾經沒有做好收支平衡,搞得兩人月底一周只有幾百元過活,都還可以笑笑地說「這個月就快結束了」......現在回想來,僅管我們是窮學生,卻能快樂地過生活,完全是因為彼此愛的扶持與照顧。現在的我們沒車子、沒房子、沒銀子也沒兒子,但有我們一件件一起添購的家具、二隻貓、幾件奢侈品、好多場的電影票根、繼續增加的旅行照片以及一起編織的藍圖。


我想,未來就算我們會遇到所謂人生的起浮,我們也有那默契地笑笑渡過,如果有人因紛紛擾擾的事情而忘了「在一起」才是開心的本質,那就提醒他吧!如果失去了就一起去尋回,掉了就一起拾起,尋不回或拾不起的話,那就算了。借一下「鬥牛要不要」的台詞:「人生的得失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在屬於我們的七月裡,許下一個希望:希望「在一起」的力量永遠都能很大,大到能是彼此開心生活的泉源。


更多照片

2009年7月22日

彎彎的太陽


八點二十分站在後陽台上等待日全食的第一階段「初虧」。強烈的光線讓人連仰角十五度都做不到,更不用說直視太陽了。有一點失落地回到客廳打開電視,有一搭沒一搭地看著新聞台無趣的轉播。過了九點,窗外的光線變暗,心想「該不會是日全蝕的驟暗吧?但還沒到報載食甚的時間啊!」走到陽台一看,原來是層層的雲朵遮住了令人張不開眼的光線。就這麼剛好地,雲朵讓觀看配備不足的我,頓時只要戴著太陽眼鏡就能瞧見這可愛的「彎日」。


在陽台上的半小時,期待著片片雲朵的經過,興奮、驚奇地看著完全偽裝成彎月的太陽。沒有雲的時候,又期待又怕受傷害地,硬是張眼觀看,當瞥見紅色缺角的太陽時,像是突然得到個禮物一樣充滿驚喜。


更多照片

2009年5月25日

Sue Son 小提琴表演

我是個音樂白痴,但下面的表演讓我感受到音樂本身散發的魅力,不需要懂什麼,你就會喜歡、會感動。英國星光大道決賽入圍者之一 Sue Son 的表演。

2009年5月19日

寫於Carine婚宴之後


那年來自不同城市的我們,因為住宿不得不強迫性地共同生活著。然而每當我回想那五個年頭,無論是住校或是合租房子的日子,竟然沒有一絲一毫不愉快的記憶,相反地,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我一生中無法忘卻,也不願忘卻的。

那天在雀的婚禮裡,有人算了一下,說是十七年的朋友,「17」是個多麼驚人的數字啊!看看雀放映著當年的照片,再回頭看看身邊的大家,我知道隨著稚氣臉龐的褪去,隨著成熟自信神采的增添,我們的情感在這幾年的相互陪伴下,也隨之更為厚實。

當年是緣份讓我們在高雄聚守,後來還是緣份讓我們在台北這個城市生活著。現在的我們有意識地每個月固定聚會一次,我想我們都知道光靠緣份還不夠,我們還得用心地去經營這段可貴的情誼。而我也愈來愈喜愛我們的聚會,從最早純文藻人聚會,到現在彼此伴侶的參與;從最早Yves很難插上一嘴的Women’s Talk,到現在的家庭內幕大爆料,我們的人數愈來愈壯大,話題延伸愈來愈廣,我們在這當中,共同參與彼此的成長、角色改變以及生活經驗......在情誼愈來愈深的同時,我感受到愈來愈多的幸福,來自大家的幸福。

我在KC、杜先生身上,看到因疼愛而來的體貼與包容,感受到因愛而來的守護。就算是語言不太通的布先生,也能從他看著布太太說話的眼神裡,讀到對妻子特有的專注。還有,最近加入我們的賽門,整個就是好人一枚。因為喜歡你們,所以也喜歡深情與你們相對的另一伴。

我想,我們會一直幸福下去的。因為有一輩子的朋友,以及一輩子的情人。文藻給我的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也是這個,情人與好友。

( Delphine:等妳帶他來參加聚會喔!)

2009年5月12日

京都。家門口的櫻花


昨天朋友們來家看這次日本賞櫻行的照片,這樣也好,不然我更新網站的速度太慢,他們要從這裡窺見京都行的點點滴滴恐怕會等到地老天荒吧!伴隨著他們對櫻花之美的讚嘆聲,我又重新感受到旅行當中美好的感受。


怎麼會有這麼美好的事呢? 畫面裡的這株櫻花就長在某戶人家的庭院裡。大門一開,窗戶一開,就是滿滿的花朵,搬張椅子,就能在櫻花樹下休憩。微風一吹,一片粉嫩花瓣浪漫地輕飄而過你的臉,落在你手中的書本上。闔上書,往天空一望,你心甘情願讓這片景打擾了你的閱讀。


---------

連發兩篇文,希望能補補我最近的偷懶。

京都。落下來的籤詩-金閣寺


我們注意到這個在金閣寺裡的橘色投幣式籤筒。Yves毫不遲疑地找出身上的零錢,就像投飲料一樣簡單地幾個動作後,一個捲地小小的籤詩滾落下來。我迫不急地向前,他不急不徐地將紙張攤平。瞥見幾個字時,心想「幸好,是漢字」,接著我的眼光快速搜尋,終於看到「吉」字。有了它,其餘籤詩內容在那當下變得不重要。Yves細細收好後,問我要不要投一下,我想也不想地拒絕,只怕落下一個兇籤。


後來發現若是你拿到的是不好的籤,只要把它綁在寺廟準備好的架子上即可。不過,我還是不想有拿到壞籤的可能。與其一顆心上上下下不知道要不要相信它,倒不好省下這些,開開心心地往下走。這是我的生活哲學之一。


不過,因為Yves拿的是好籤,所以我相信它。相信我想要相信的,這也是我的生活哲學之一。


2009年4月29日

坐這山,望那山。


總有人問我,喜歡教書嗎?喜歡在補教業嗎?說實在的,我從來沒想過這問題,所以有人問時,那一瞬間我不知該怎麼回答。不過,依我的個性,不喜歡的東西是無法持續與它共處的,一分一秒都不願意,那以我在這行待十年的時間來看,我一定有某一高程度地喜歡現在所做的事。至於確切的原因,從沒探尋過,我想因為能夠開心,所以也不用去計量背後因素。不喜歡,才需要去探究,才需清清楚地列表下來,然後才能握著滿張的理由離開。


只是難免會有對其它領域的想像,例如,每天踩著高跟鞋,打扮地美美的上班族,可以在下班後與同事來個調酒小酌一番;看完「女王的教室」後,想著基礎教育的神聖與教育的力量;在博物館裡,濤濤不絕地導覽每一件藝術品;在高等教育體系裡,終身研究並傳授專業知識;自在地在家裡、咖啡館裡工作的撰稿人…...


有人想入補教這行,卻不得其門或是等不到機緣,而我因緣巧合地待在這行,卻免不了想著其它行。可能是為了更好的福利、為了退休金,同時更是為了許多想像中的美好而有所改變。我覺得這樣是好的,如果人生是不斷的學習、不斷地擴充,那麼「坐這山,望那山」便是最大的動力。因為有想像,就有藍圖,然後有個目標,於是生活也就不一樣。有人可能會問,真正坐到那山後,會不會後悔?人生本來就是不斷地選擇,簡單的二擇一,原本就會有擁有甲的快樂與失去乙的遺憾,所以,有什麼好後悔的!有人又問,那需不需要全盤的考慮?雖然思考是必要的,但顧前顧後的,鬥志也就消了。再者,再怎麼樣的精打細算永遠也敵不過未來的變數。所以,只要能快樂地進行,堅信自己的決定與能力,然後期待未來的改變,這樣就夠了。


今天之前,我可以只因幾堂課、幾本書而改變方向,於是有了新的學習。盼今天之後,我仍有隨心所欲的勇氣,以及尋求未來各式快樂的步履。

--------------

圖:京都「二條城」的櫻花

2009年4月28日

京都。峭壁上的舞台-清水寺


棟梁結構式的清水寺建於西元79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主要供奉的是千手觀音。據說裡面的木造觀音像每三十三才對外開放一次(上次西元2000年),無論如何,我對觀音完全沒印象,倒是它的舞台令人流連忘返。日本有句話「抱著從清水寺舞台跳下去的決心」,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莫大決心,從這裡你可以想像它的高度,也因此你可以在這裡跳望遠景,可以有享受著在崖邊的氣勢。我覺得說它是舞台,也可說是立在懸崖上的加大版走廊。站在由數十公尺高的139根木頭所架起的舞台上,向遠方望去,或是回首看看剛剛走過的走廊,這是在清水寺裡最難忘的景緻。


我想,這片景若再加上楓葉的渲染,一定更是美得令人心醉。古寺加上秋天的顏色,你可以想像那必然的美。

2009年4月27日

京都。最喜歡的清水寺


「清水寺是初訪京都的必遊之處。」出發前我在旅行書上看到這樣的話。參觀了俱盛名的「金閣寺」,及很大的「二條城」後,很累很累地走了一條向上的坡道,終於到了傳說中的清水寺。才在寺口,就被一大串的櫻花振奮起疲備的身軀,接著古色古香的寺宇、依著山崖所建的木製舞台、有趣的戀愛石、月下老人的神社.....叫人不喜歡也難。對我來說,它是初訪京都的必遊之地,同時也是再訪京都必得重遊的地方。這點我自己也很訝異,有些景緻在出發前大約也在書上看過,但真正探訪時,它卻又美得超出你的想像。像昨天我和Yves在看這些照片時,我指著一張以清水寺為背景的櫻花照片說「這張好美啊!」Yves回說「實際看到的,又更美。」的確,照片只是一條連結線,將你帶到當下感動的那一刻。

2009年4月24日

偶像劇情人




這件事寫起來有些不好意思。前幾天看了預錄的「惡魔在身邊」,一集沒看完就忍不住地喊「這個賀軍翔也太帥了吧!」於是關上電視,坐回電腦桌前,搜尋youtube上的「鬥牛要不要」,這是我認識這位大帥哥的第一部戲。接著,除了上班時間外,我不分日夜地連看了兩天,結果滿心、滿腦的都是賀軍翔,確切地說是「沈若赫」這個角色。這樣的情人,這樣的感情,這樣的互動,讓我這幾天朝思暮想著。原以為只有小女生才會對這樣的愛情有憧憬、有想像,沒想到現在的我仍會心動於這樣的一個人。不知十年後,我是否還會有同樣的悸動?或者,只要是女人,荳蔻年華的、花信年華的、徐娘之歲的,甚至是黃髮垂髻的;或者,只要是女人,等待的、尋覓的,甚至擁有另一伴的,在她們心中,始終有一份想像的愛戀,及夢想中的情人。於是,當一場戲,一個故事出現,僅管虛幻,仍無法抑制往心中的悸動。

這場戲,我隱約看見我曾有的臉紅心跳,曾有的心慌意亂。那時,好像有星光,有月夜,有流星,有情歌,有撲通的心跳。

或者女人們,緊緊握住愛情將降臨的那曖昧時刻不放,直到白首,最美的仍是那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