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和我說,天主透過藝術與旅行,讓我更認識祂、親近祂、跟隨祂。這些話讓我感到很踏實,覺得很幸福。
我與祂的緣份,起於對藝術史感興趣的時候。翻開這段漫長歷史,從古羅馬開始,到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甚至到十九世紀的梵谷,天主教都在當中以繪畫、建築、雕刻形式表現出來。我充滿好奇,想要一探究竟,想知聖經說了什麼,裡面有什麼人,上帝是誰,耶穌是誰......熱心的朋友介紹了涂修女給我認識,開啟了這條信仰的道路。
但我必需坦白,和真正虔誠的天主教徒比起來,我差很遠很遠很遠(要說三次才夠),根本不及格。所以朋友和我說的那些話,讓我心裡輕鬆些,覺得自己仍被照顧著。我確實很喜歡看宗教繪畫,覺得以上帝為生活中心的中世紀很純粹、很美麗。我喜歡逛歐洲的教堂,總是待很久很久,看著玫瑰窗、牆上壁畫、祭壇上的雕刻或飾畫......享受那湧上心頭的感動。所以,教堂始終在我的旅行行程表裡。不過,一直到這趟比利時之旅,朋友才和我說:教會鼓勵教友拜訪教堂當作朝聖,所以每到一個新的聖堂,可以祈求三個恩竉。天啊,我之前去的都沒求三個恩竉,虧掉了。這心情大概像年假沒請完,全部歸零吧。
回到比利時布魯日的「聖血聖殿」。
它是由上下兩個小堂組成,建於12世紀的聖殿。本都是「羅曼式建築」,但上層在16世紀重建為「哥德式」。18世紀被法國毀壞後,又在19世紀重蓋成「新哥德式」建築。哥德式的明亮以及玫璃窗的炫目,很能讓人充滿希望。而這個小巧的聖堂,沒有高聳柱子的宏偉、有距離,反而添了許多溫暖感覺。
這個小堂最聞名的是它收藏著耶穌聖血遺物(下圖),你可以近距離地看著,雙手放在透明櫃子上,祂就在下方。我有些些激動,有很多的不可思議。聖血是在中世紀朝聖風潮裡,由一位伯爵帶回布魯日的。在14世紀時,教宗Clement V還下了詔書,說要特赦那些前往看聖血的朝聖者。所以,某程度來說,我也被特赦了嗎?(雖然我不太了解教宗的特赦是什麼意思)
下圖就是耶穌聖血。根據最新的研究,這個玻璃瓶(瓶裡的小瓶子)是11、12世紀製造於君士坦丁的拜占庭香水瓶。從它來到布魯日至今,從來沒被打開過。
下方右邊拱門的後方,就是聖血處。
聖殿的下層則保留最早的「羅曼式」樣式(1134-1149),是佛蘭德地區保存最好的羅曼式教堂之一。
以前看書上寫著中世紀教堂有「羅曼式」與「哥德式」,光從文字描述很難想像它們長什麼樣子,於是搜尋起Google圖片。但如此片面、支離破碎的組成,總有種不確實感。怪不得說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啊。歐洲有不少教堂的下層(或是地下室)都保有些羅曼式風格。若遇到這種上下完全不同的,剛好一次了解兩種建築風格。多好啊!
我覺得厚實的羅曼式有種嚴厲,也有種安全感。樸實無華的樣子,像是生活也沒什麼要汲汲營營的,只要有個信念就可以了。
註:朋友和我說,這不是奇跡聖血。換言之,教會和考古學界對它的真偽持著保留態度。不過,教會鼓勵教友透過這些歷史聖物來默想耶穌的救恩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