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在入冬最冷的寒流天裡,展開華語師資養成班的第一堂課,實在充滿熱血啊!
多年前因為自己又學外語又念中文系的學歷背景,視「華語教學」為應該要接觸的領域。但沒有迫切的動力,也就一年一年地過去了。直到確定今年夏天要去倫敦生活,才開始有行動。雖然不見得有機會,但持有個證書,總是多個配備。想要記錄上課的心情(心得),一方面督促自己用心點,同時也對「華言巧語」讀者有點交待(自以為有很多人來。)更重要的是,當初自己在網路尋找相關資訊時,有點受挫。照理說,我上的是二十期養成班,前人分享的文章應不少才是。但實情是,沒什麼資料......可能學員都很忙吧。
華語教學,就是教外國人中文嘛!我之前大概只能這樣詮釋。而第一堂課信世昌老師的「華語文教學國際現況」,雖只有三小時,但清楚地定義「華語文學教學」的內容,說明了全球學華語的原因、動機、現況及未來展望,並解釋華語老師該具備的條件、台灣華語教學機構。更實際地,也對兩岸華語師資競爭做了釋疑。
當初選師資班時,學校機構與民間單位都有開課,著實不知該如何選擇。我選這個班別的原因是,它是老字號,再加上不是繳報名費即可參加,還要資格審核與口試,有「放榜名單」。我心想應該很強,才能如此運作吧。另一點,我研究所唸台師大,對它是有感情的。進一步發現,它在台灣尚未瘋迷華語文教學的年代,即設立「國語教學中心」(1956年)、「華語文教學研究所」(1995)。此養成班即在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底下設置,授課內容前三分之二是理論課程,由研究所教授講授,後三分之一是實務教學,由大學部老師指導。特別的是,大學部專收國際學生,故大學部老師全都是真正的華語文教師,具第一線的實務經驗。
此課程從2/11到6/5(有一週不排課),每週二、四二天,各三小時(另有週六班)若想拿到結業證書,必需符合三個條件:不可以缺課超過十二小時,並且得通過試教(要實際教外國人並準備教案)與筆試。平日上課要簽到,遲到二十分鐘以一小時記算。看起來,是滿實實在在的課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